第四十八章

一觉醒来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武林中文网 www.zw50.com,最快更新家族穿越种田记最新章节!

    那晚之后,老妈就单方面开始了和我们的冷战,饭还是一起吃,活也一起做,话却不肯跟我们说一句。

    我心里难受的很,想找她说话,她只有一句“赶快改了就行”,我也没什么办法了,只能托老爸再给我们多说些好话劝劝她。

    家里其他人还都沉浸在婚礼的喜悦气氛里,我们也不想说出来扫了新人的兴。

    在现代,一般情况下新婚后就该是蜜月旅行了,虽然现在到了古代,梁珺姐和姐夫也说不用再麻烦,但长辈们还是给他们放了几天假,为他们收拾好了去洛阳游玩的车马。

    梁珺还没去过洛阳,不只是她,家里其他女人和小孩们也都还没去过,趁这个机会让他们跟着去看看也好,人多安全有个照应,也能感受下古代版的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魅力。

    齐景辉和师哥被派去保护照看她们,我则被老妈留下来了,她还是想尽力分开我们,不过我并没在这件事上坚持,因为这根本改变不了什么,我只希望她能早点想通。

    不说这些,最近家里又要开始忙起来了,那就是为春耕做准备。

    随着天气逐渐变暖,山下的农户们都开始忙着翻地、施肥、播种了,时间不等人,我们也赶紧加入了赶春忙的队伍。

    除了山谷外分的明面上的土地,我们还在谷里开了几块“自留地”,种些我们从现代带来的,外面还没有的作物,所以春耕任务也就更繁重了。

    也因此,店里的生意暂时就不能投入太多人力了,又不能关门了之,我们只能先提前去招募店员。

    店员既要活泛机灵懂得招呼客人、又要稍微知些根底免得卖了东家的,这可着实让我们有点犯难,老爸只好又去找张老汉帮忙。

    最终他推荐了自己十二岁的儿子,和村中另一户里由自家鳏夫爹带大的十一岁孩子。

    张老汉的儿子名叫张马儿,胜在脑子机灵活泼爱笑,另一个倒也是他们同族,名唤张小六,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,小小年纪就已经表现的挺沉稳能干了。

    我们对这两人还算满意,便跟他们说了工作内容和店里的规矩,和他们谈了工钱、福利,又给他们打了个预防针——若是有偷懒耍滑和故意破坏店铺利益的行为,二话不说直接撵走。

    我们给的工钱还是相当丰厚的,店里活计也轻松,他们当然不想随便丢了这份工作,一个个比赛似的争着表现。

    带了他们几天,两人都挺可塑,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了,有了这两个店员,店里便只需每日派一两个我们的人掌握大局了,劳力就可以先解放出来忙农耕。

    山外的地倒不需要怎么精细的耕了,因为我们没打算种太多粮食——反正我们在城里做着生意,根本不愁口粮,那块地就可以用来种些其他经济作物。

    不过这时代也没几种经济作物可种,外面比较火的是种植茶树,但又是个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产业,并不适合我们。

    于是我们把地分成了两块,一大一小,小的那一半对付一下种点粟麦,大块的就种上板栗、核桃、山楂这类果树。

    拥有后世常用的嫁接技术,再腐一点有机肥撒上,我们不愁树不结果,只要稍微有些收益就行。

    这类树种山里本来就不少见,种了也不值当得人去偷去抢,随便摘去几个我们也不在意,其产的果子又是我们做菜、做糕点的原料,也不用愁卖不出去烂在家里。

    树种有买的也有在山里移植的,高矮粗细并不一致,我们也不纠结的都种下去了。

    这同时,我们主要忙的是山谷里的耕种工作,早先已经砍了树,开出了几块荒地,现在就要把它们从头到尾的翻一遍了。

    山谷外用的都是牛拉犁车,速度太慢,我们可没那耐心,也没有太多时间可耗,于是就把家里的拖拉机稍加改造了,后面挂上犁头,只需要下犁前有两个人使力按进土里就行,用起来也省力又快速。

    这样用不到三五天,我们开的荒地就被彻底翻了一遍,之后再晾上两天,就可以开始播种栽苗了。

    开出的地大部分是在山谷西北处的山脚下和河岸之间,那里光照条件最好,灌溉也方便,适合种植我们带来的粮食和油料作物,比如玉米、红薯、花生等等。

    离家不远处也开了两大块地,主要用来种植蔬菜,除了各种绿色蔬菜和辣椒、葱、姜、蒜这些调味品,还有花椒、茴香这类香料和马铃薯、芋头、山药这类块茎植物。

    这样在满足我们食用要求的前提下,还能用来做成各种糕点、食物出售,不愁以后的生意不好做了。

    谷里的其他地方也随机栽了些树种,大多是本地的各类果树,东南角靠河处还植了片竹子,来年或许就有竹笋可吃了。

    在用拖拉机翻地的同时,我们也施了肥料,是由养殖的各种动物所产粪便配上草木灰所制的有机肥,浇灌也有水泵抽水,所以这些地种起来还算容易。

    难的是防止森林里的小动物在我们辛苦播种后去搞破坏。

    虽然几块地都用木材做了结实的栅栏,能防止一些小型动物闯进去,但森林里最多的啮齿动物和鸟类就让人防不胜防了。

    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,我们就往园子里先放了几只家猫,能防住一些啮齿动物,等到作物长大结果了,再用扯网或其他方式去防鸟吧。

    做这些让我们忙了近一个月的时间,几乎每个劳动力都动用上了,大人小孩都晒黑了一层皮,不过身体倒是结实了不少。

    但这期间对店里的注意也少了不少,直到彻底忙完,我们才惊觉,县城内的主街上又发生了许多显眼的变化。

    先是北街的两家店铺不知什么时候易了主,也做起了吃食生意,这店也不知道是不是学了我们,专爱搞各种促销、赠品的活动,来吸引顾客眼球。

    街上原有的几家食肆也多了一些新菜和糕点品种,那些新菜多是以我们的香肠或者肉干为原料开发的,糕点更是连改动都没有的直接搬上了桌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他们定的价格普遍不低,竟然还都很有市场,真不知道是该说我们的原料好,还是城里人傻钱多的土大款们太多了。

    那些店家也是聪明,竟然这么快就学会占我们的便宜了。

    这下店里的生意倒是好了,可齐景辉和大哥、三叔他们却气坏了。

    三叔挺着他那瘦了一大圈却依然凸显的大肚子,围着柜台转圈圈,“那些混蛋王八羔子,山寨不成,居然学会利用咱们了,他们以为老子这一千多年是白过了?不行,不能便宜了他们,咱们得想办法赚回来。”

    店里的两个小伙计也在,这时那性格大方些的张马儿就忍不住插嘴了。

    “梁三叔,您老是气糊涂了吧,怎么说自己白过了千多年了,那不成老妖精了?唉,都怪我们兄弟没看好店,让那些贼头子钻了空子……”

    他一脸气愤又愧疚的,旁边的张小六也在这番话后低下了头,好像也在为自己的失职内疚。

    我偷眼看着,那个机灵,这个实诚,现下看来还都是不错的,于是主动开口宽慰了他们几句。

    “来者都是客,你们也分不清谁是商户谁是普通客人啊,就算是我们在,也不可能一棍子打死,有生意不做的,放心吧,不怪你们。”

    听了我的话这两人松了口气,另几人却还在沉思着。

    “北街那两家铺子八成又是那个刘秀搞的鬼,想用这种方式抢我们的生意……不过他能这样明着来倒好,这我们根本不惧。”齐景辉分析着。

    他说的刘秀,就是之前一次次来找我们麻烦,却从未得逞的那个“高人一等”的公子哥儿,现在看来他还没放弃打败我们的想法,不过齐景辉说的对,他要只明着和我们竞争,我们是完全不用怕的。

    “至于那些食铺,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突然就一齐研究出了新菜的做法,这才让我觉得有古怪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样吧,我们今天中午就去光顾光顾那些铺子,先看看他们到底搞了什么花样。”

    齐景辉一锤定音,我们也都同意了。

    到了饭点,我们便把店先交给三叔和两个伙计看着了,其他人分成两拨,分别选了路东和路西两家相隔较远的馆子。

    进去后,我们在大堂随便找了个桌子坐下,又在堂倌的招呼下点了饭食,没有过多交流,几人就专心品尝起他们推荐的“厨子近来呕心沥血钻研出的新菜品”来。

    确实有点过分,用了我们的料,竟然连个名分也不给。

    我们没有发作,只用眼神略作交流。

    我们的香肠、腊肉、丸子和兔肉干这些东西,因为都用了独家的调料腌制过,所以味道本来就和普通货色大不相同,说高出他们两节也绝不是吹牛。

    现在这些厨师学会了借用其中的香、辣、麻的味道,和其他材料搭配,调出的菜品味道自然也是丰富又新鲜,只要再下点功夫做的精致好看些,想卖出高价自然不是问题。

    一斤香肠或者肉干进货才十几文,用上几片,配上些其他时鲜稍一炖煮,转手就能又卖出十几二十文,用的名义还是“自创”,这可真是实打实的在占我们便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