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1章 枭雄本色

剑花如梦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武林中文网 www.zw50.com,最快更新三国之最强皇帝最新章节!

    第二十九章枭雄本色

    张济之死,大概是刘照来到这个时空后,一翅膀扇得最离谱的事件了罢?直接把张济的死期,给提前了十多年。

    张济的尸身,是被北宫玉派人送回汉军大营的。北宫玉这么做,一来敬重张济是条好汉子,二来,也是想籍张济之死,来打压汉军的士气,扰乱汉营的军心。

    张济的部下,上自张绣,下至普通士卒,全都为张济服素致哀,就连董卓,也亲自前来祭奠。

    张绣出奇的没有哭泣,相反,他的脸色沉静的可怕,在接待前来吊谒的众人时,也没有半分的失态和失礼,仿佛瞬间成熟起来了一般。

    董卓也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当场任命张绣为行左部司马,令其继续统率张济原有的部众。

    回到中军大帐后,董卓一把拽住贾诩的手,将贾诩生拖硬拽到了主席的位置上,双手一按,便把贾诩按到了坐席上。没等贾诩反应过来,董卓便连退三四步,站在大帐当中,朝着贾诩深深一躬,口中言道:“卓粗鄙之徒,见识浅陋,日前未曾采纳先生的忠言,以致有今日之败,卓在此,先向先生赔罪了!今后先生但有指教,卓无不言听计从。如今,还请先生为卓廓开大计,指点一条生路。”

    众人见此情形,皆尽失色,贾诩赶忙起身避席下拜,道:“诩既在主公帐下效命,为主公出谋划策,乃是我份内的职责,诩又岂敢轻忽?”

    董卓听了贾诩所言,微微显得有些失望。在他想来,自己做出这番姿态,总该让贾诩说出几句誓死效忠的话语罢?可是贾诩却只提自己身为掾属的职责,并不以腹心之臣自居,这就难免让他有些失望了。

    不过,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,董卓也不及计较此事,相反,只要贾诩依旧愿意尽心尽力的为他出谋划策,他就已经很满足了。

    董卓上前扶起了贾诩,命他坐到了自己右首的第一个席位上,然后才命其余的部属,依照次序各自入座。董卓这样安排,毫无疑问,是要告诉众人,从此之后,贾诩便在自己的掾属当中,位列第一。

    先前,坐在贾诩这个位置上的,一般都是李傕。只不过,李傕坐这个位置,大多是在董卓召集自己的腹心私下议事的时候,若是在公开场合,李傕还是要按照自己的官职、地位来入座的。但是,如今董卓却在公开场合,不理会官职的尊卑次序,直接让贾诩坐在了首席上,这份殊荣,实在令人羡慕、嫉妒。

    不过,李傕虽然心里微微泛酸,但却并没有因此而嫉妒贾诩。原因很简单,李傕心里清楚,贾诩乃是谋臣,而他却是武将,贾诩的地位再怎么尊贵,手下却没有一兵一卒,而他李傕,直到今天,依旧是董卓手下,部曲最多,实力最为雄厚的将领,地位无人可以取代。因此,董卓排的这个座次,对李傕来说,只是面子上稍稍受些损伤罢了,对于他的实际地位,却并没有什么影响。

    众人坐定之后,都把目光投向了贾诩。贾诩清了清嗓门,道:“兵法有云,‘骄兵必败’,之前,我军犯了轻敌的过错,这才落入了敌人的圈套当中。不过,正所谓,‘福兮祸之所伏,祸兮福之所倚’,我军虽然吃了个亏,但是只要亡羊补牢,吸取教训,正视敌人,依然有反败为胜的机会。而叛军呢?他们觉得自己人多势众,又把我们牢牢的围困在了这里,肯定会志满意骄,轻视我军。因此,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们只要耐心的等待对方犯错,抓住他们的疏漏大意之处,自然能反败为胜。”

    “贾军师,那究竟该怎么个反败为胜法?”樊稠问道。虽然贾诩并没有被董卓委以“军师”之类的名号,但是事实上,董卓显然已经把贾诩当作是军师来看待了。樊稠心直口快,一张口,就直接把贾诩叫成了军师。

    “这个反败为胜之法,眼下还无从谈起,只能耐心等待。”贾诩从容的答道。

    樊稠一听,却傻了眼,这不是空口说白话么?见众人没有插话,他又小心翼翼的问道:“那若是敌人不犯错呢?或者还没等到敌人犯错,我军的粮草便先告急了,又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叛军也是人,是人就会犯错。尽管从这一次叛军巧计设伏这点来看,他们当中,肯定是有高人的。不过,如果叛军当中的大部分人,都对我军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,那么,仅凭一两位依然能保持清醒的高人,是遏止不了整支军队犯错的。尤其是在我们能够断言,这位高人绝对不是叛军的统帅王国的情况下,叛军犯错,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。至于其他的问题,那就只能凭天由命,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。”贾诩悠然道。

    然而,贾诩的话,并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心悦诚服。尤其是在董卓如此尊奉贾诩的情况下,在场的众人,无不引颈观望,拭目以待,想听听贾诩到底能说出什么奇谋妙策来。谁知,贾诩所说的,却并不是什么可以“一招破敌”的奇谋妙策,反倒像是一番空话。

    这便是他们见识不到的地方了。谋士也分几个层次,其中,最上乘的,是能够从战略层面,来分析敌我长短,从而因敌制胜的人,也就是所谓的“庙算之才”。其下,才是能在战术层面,出谋划策,制定具体计划的人。

    而贾诩,身为汉末三国的顶级谋士,毫无疑问,他也属于“庙算之才”,因此,一上来,他并没急着去想具体的破敌方略,而是从大局的角度,分析敌我之间的优劣态势,为全军今后的战略走向,定下一个基调。

    再者说了,眼下敌我双方才刚刚接触,战场的态势尚不明朗,董卓这一方,根本不清楚叛军的虚实。在这种情形下,又有哪个谋士,敢大言不惭,张口就来一条破敌的妙策?他是敢说,你倒是敢用?

    因此,贾诩才没有急着出什么“一招破敌“的计策,而是先行分析敌我之间的态势。

    董卓本来也很期待贾诩能有什么奇谋妙策,但是,听了贾诩的一番话之后,董卓的心里,也不免有一点失落感。好在,董卓的见识,可比樊稠高多了。虽然与贾诩之间,没有“心有灵犀不点也通”的默契,但是看到在场的众人,在听了贾诩的一番分析之后,已经没有了先前的紧张和不安,董卓便隐隐猜到了贾诩的用意。

    “文和所言有理,有道是‘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,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’,大家不要害怕,也不要急躁,回去后,好好整顿部属,修理军械,准备应对叛军的进攻。想要破敌,总得先看看敌人的招式,掂一掂敌人的份量才行。”董卓沉声令道。

    众将领命而去,各自回营备战。谁知,在接下的日子里,一连好几天,叛军都没有发动任何进攻。

    营中渐渐起了传言,说叛军肯定是分兵去攻打武威了。尽管董卓听到传言之后,立刻下令封杀,但是,营中依旧是人心惶惶,就连董卓自己,也疑心叛军是不是真的这么做了。

    贾诩立刻宽慰董卓,说叛军绝不会如此:“明公熟知凉州地理,难道忘了,从此处攻打姑臧等地,必须经过洪池岭?洪池岭地势险要,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,岂有那么容易被叛军攻破?明公要相信公弼(牛辅字公弼)的能力,有他在,武威绝不会有失。”

    贾诩所说的洪池岭,就是现在的乌鞘岭,位于河西走廊东南端,属于河西走廊与陇中高原的天然分界线,也是通往河西走廊的咽喉锁钥。

    而汉代的武威郡,其人口最为稠密的七八个县,包括郡治姑臧在内,全都处于河西走廊上。因此,想要拿下武威,必然要先打下洪池岭这个关口。以叛军的实力,这显然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此次,董卓在令居东南,依山凭水,据险而守,都把叛军给牢牢的挡在了南边,若非月氏胡从背后发起袭击,叛军根本别想在董卓这里占到分毫的便宜。

    而洪池岭的险峻,更胜过董卓如今屯扎的丘陵地带,叛军若是有攻破洪池岭的本事,早就直接发兵来攻打董卓本部了,还千里迢迢的费那事干嘛?

    听了贾诩的提醒,董卓也猛然醒悟过来,他自嘲的一笑,道:“幸得文和提醒,否则,老夫还真要寝食难安了!想不到,老夫在外地任职,十余年没有回来,竟然对凉州的地理风物都生疏了!”

    董卓当即晓谕诸将,让他们好好约束、安抚部众,千万不要乱了军心。

    不过,流言既然已经传开了,难免会有人信以为真。特别是军中的休屠各胡将领,听到这个消息后,更是忧心忡忡。此次,他们在董卓的胁迫之下,将部族之中最精锐的骑兵,全都带了出来,导致巢穴空虚,家中乏人守御。若是羌族叛军攻入了武威,汉人可以躲入城池避难,而他们的部民,却是无险可守,无处可藏。因此,这些胡族将领,对这个流言更加没有抵抗力。

    除了尽力安抚外,董卓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了。如果休屠各胡军心不稳,闹出乱子来的话,对董卓而言,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。

    此次,休屠各胡诸部,总共调集了八千骑兵,来跟随董卓讨伐叛军。他们的人数,几乎占了董卓总兵力的一半,若论起骑兵数量,其所占的比例更是超过了一半。若是他们的军心产生了动摇,甚至是发生了叛逃的话,那等于是断了董卓的一条胳膊。

    见此情装,李傕向董卓秘密建言,应该把休屠各胡的将领们,召集起来,然后全部扣押为人质,再派汉兵去胡骑营中监视、督战,才能保证休屠各胡不会发生叛逃,甚至是发动叛乱。

    听李傕这么一说,董卓也担心起来。休屠各胡是受他的胁迫,才出兵从征的。如今,自己身陷重围,情势不利,对休屠各胡的威慑力大为降低,已然有控制不住对方的架势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形下,休屠各胡发生叛逃,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,若是他们与外面的羌族叛军勾结,发动叛乱的话,那自己的性命可就交待在这里了。

    董卓只好问计于贾诩。谁知,贾诩一听,当即就否决了李傕的建议:“明公不可!如今休屠各胡虽然军心扰动,但决不至于发动叛乱。明公请想一想,休屠各胡的领地,与姑臧近在咫尺,若是他们敢于发动叛乱,谋害明公的话,消息一传回姑臧,他们就不怕公弼一怒之下,带兵屠尽他们的部民吗?胡族诸将再怎么糊涂,也绝不至于如此的不智。”

    “那以文和之见,我应该怎样安抚休屠各胡的军心?”董卓又问道。

    “此事易耳,就看明公有没有这个器量和胆气。”贾诩道。

    董卓闻言,盯着贾诩看了半晌,方才仰天长笑,道:“文和不必对我用激将法。我如今虽然老了,但也不至于怕了那些胡奴!你有何妙法,尽管说来听听!”

    “明公只需下一道命令,让休屠各胡移兵屯驻于中军左右,并命他们轮流为明公守夜值宿便可。”贾诩微微一笑,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董卓听了,击掌赞叹,道:“文和这一计,的确是妙法,深得我心,深得我心啊!”

    董卓这么说,是因为他很清楚羌、胡这些游牧部族的性格。羌、胡之人,虽然在长期弱肉强食的环境当中,形成了狡诈多变、反复难养的性格,但是,他们也有自己质朴和重情义的一面。对于敌人,他们狡诈多变,对于暂时依附的对象,他们反复难养,然而,对于那些真心对待他们,对他们有恩义的人,他们便会投桃报李,反过来死心塌地的追随、报答。

    当初,董卓也曾仗义疏财,结交羌族诸部的豪酋,甚至为了招待这些豪酋,把自家的耕牛都给宰杀了。而羌族诸部的豪酋们,也被董卓的慷慨和诚意所感动,他们回去之后,相约一起凑集了上千头各种牲畜,送给董卓,以示答谢。

    董卓能威震凉州,为羌、胡诸部所敬畏,靠得就是恩威并施,这两样,少了哪一个,都无法成事。

    如今,对于休屠各胡,董卓的威慑力是足够了,但是施与的恩义却显得不够。贾诩的这个方法,一方面,让休屠各胡屯驻在中军左右,无形中,就是把休屠各胡的军队,放在营寨最中间的地方,监视、控制了起来;另一方面,却又让董卓坐镇中军,安抚休屠各胡的军心,特别是让休屠各胡轮流担任董卓的近卫,更是对他们信任的表现。这样,一边不留痕迹的严加防范,一边却又大张旗鼓的昭示亲信,刚柔相济,一定可以稳住休屠各胡。

    果然,刚刚接到移屯中军的命令时,休屠各胡的将士们,的确有些怀疑和担心。然而,当他们得知董卓的中军大帐,就处在自己营地的中间时,便不由得动容了。

    当夜,董卓的大帐内外,没有留下一名汉军的士卒,负责守卫的,全都是休屠各胡的士兵。董卓命人宰杀牲口,拿出美酒,与休屠各胡的将领们一起吃肉喝酒,围着篝火载歌载舞。最后,醉倒了的董卓,在胡族将领们的拥簇下,被抬进了大帐。看到董卓睡下后,胡族将领们一个个全装贯带,手执兵刃,亲自立在帐门口为董卓守夜值宿。

    其实,董卓留个心眼,并没有完全喝醉,所谓的醉倒,只是假装罢了。看到胡族将领们果然没有谋害之意,反倒忠心耿耿的替他站岗放哨,董卓心里暗自点头,看来贾诩的计策,的确收到了奇效。

    就在董卓与休屠各胡将士联欢的那个晚上,羌、胡联军的大营当中,韩约与边允也围着篝火,一边烤着羊腿,一边啜饮着葡萄美酒。

    韩约的脸庞上,颇有疲惫之色,身为元帅府司马,这些天以来,大军的各项调配,基本都是他一手操持,着实把他累了半死。直到今天,对董卓的合围已经形成,韩约才能忙里偷闲,与边允对酌几杯。

    “伯诚!你好歹也是长史,多少也出出力,帮帮我啊!”韩遂抱怨道。

    “文约,你这话可就冤枉我了,我哪里没有出力了?府中的各种文书,不都是我一手处理的么?”边允一边割下了一块焦黄香嫩的羊肉,一边悠然自得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哼,你就装糊涂罢!你明知道我是什么意思!”韩遂佯怒道。不过,这些天他虽然忙碌,却也过得十分充实,特别是一手掌控数万大军的那种美妙感觉,实在令他陶醉,那滋味,简直比羊肉和葡萄酒,还要甘美一万倍。

    “文约,朝廷已经派傅南容担任护羌校尉了。以傅南容的品行、才干,足以安抚诸羌部族,还凉州一个安定。文约,你说,你这样继续折腾下去,还有必要吗?”边允吃了一块羊肉,突然发问道。

    “伯诚,如今的朝政,早就崩坏到难以收拾的地步了!你真以为靠一个傅南容,就能还凉州一个安定?哼,我听说,当初傅南容因为弹劾朝中的权阉,得罪了一干中常侍,以至于平定了黄巾之乱后,没有得到任何的封赏,仅仅被汉廷任命为安定都尉。你觉得,他这个护羌校尉,又能干上几天?”